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决定政府信息化@@、信息产业相关职能的走向@@。“大部制@@”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也是对各部门职能和@@分工的进一步整合@@,能理顺管理机制@@@@、减少职责交叉@@、有利于宏观调控@@。

  本次@@人代会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已成为国内舆论及世界媒体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信息产业部与国防科工委@@、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一道组建工业与信息化部@@,这成为最受通信业关注的话题@@。那么@@,为何信息产业部会成为大部制@@改革中的第一@@批@@?这从侧面看是否反应了信息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针对这些问题@@,通信信息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姜奇平@@。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从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信息化的内容来看@@,第一@@,信息化所涉及的背景更加广泛@@。就信息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占的大段落来说@@,上年@@“两会@@”提出的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今年则是@@“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着眼产业结构是相同的@@,强调@@转变发展方式@@,更为全面了@@。

  第二@@,2007年讲的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今年讲的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这其中@@@@,一是明确提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特色@@”,而且不是@@“有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特色@@”,强调@@中国特色@@是全面的@@;二是明确提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中@@信息化排在@@工业化@@前面@@;三是着力点更为具体@@,在@@制造业@@、传统产业外@@,加了高新技术产业@@,在@@服务业中特别强调@@了现代服务业@@。向我们展示了两化融合@@的重点和@@方向@@。

  第三@@,今年谈信息产业十分具体@@,不同于以往@@。其中@@谈到@@:“继续实施新型显示器@@、宽带通信与网络@@、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更为细致地从两化融合@@这个@@新角度@@,将信息产业融入国民经济的主战场@@,点出了具体的任务和@@目标@@。

  总的来看@@,今年的特点在@@于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强调@@信息产业根据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大部制@@”改革成为两会@@重点和@@热点@@  

  第一@@,两化融合@@决定政府信息化@@、信息产业相关职能的走向@@。现在@@市场化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大部制@@”,其中@@美国是@@15个@@,英国是@@18个@@,日本是@@12个@@。我国推进@@“大部制@@”改革是很正常的@@。这是国务院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将进一步整合国务院各部门的职能和@@分工@@。

  信息产业部职能在@@这次@@调整中@@,同以往有一个@@大的不同背景@@,就是@@中央提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都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相提并论@@。在@@这个@@大背景下@@,工业与信息化的职能融合到一起@@,是大形势决定的@@。

  第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结束@@信息产业多龙治水的局面@@。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大部制@@”问题时说@@:“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围绕转变职能@@,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调整和@@完善行业管理机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针对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明确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用信产部王旭东部长的话讲@@,“大部制@@”的好处在@@于@@“理顺管理机制@@、减少职责交叉@@,有利于宏观调控@@”。

  第三@@,强化服务是@@“大部制@@”改革追求的目标@@,信息产业的利益调整应更加有利于老百姓@@。政府部门减少后@@,老百姓办事有理由要求更加顺畅@@、便捷@@,政府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协调和@@约束部门利益@@,应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等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

  信息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信息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一点@@,在@@“大部制@@”改革中肯定会有所反映@@。第一@@,在@@两化融合@@中优化结构@@,必然要求政府职能的相应配合@@。举个@@例子来说@@,在@@学者的各种@@“大部制@@”方案中@@,我们可以剖析媒体报道的一个@@被否定的具体议案@@——“撤销信息产业部@@,其相关国有企业@@归国资委管理@@,其宏观政策和@@相关管理@@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相关的行业协会@@。”这个@@方案将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仅仅定位在@@@@“企业@@”和@@“宏观政策和@@相关管理@@”两个@@方面@@,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显然不是在@@企业@@这一个@@层面@@,而是对工业化@@进行整体融合@@。

  第二@@,两化融合@@、三网融合为信息化带来挑战与机遇@@。将来信息化不能就信息化谈信息化@@,要与工业@@、工业化@@“捆绑@@”,才能真正融合@@。我认为@@,不光是三网融合@@,还有三@@C融合等@@,直至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将来还有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时机成熟@@,都不能回避@@。

  第三@@,信息化要与工业@@化进行深层次@@的整合@@。过去一说信息化@@,就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别人的过程@@,也是自我改造的过程@@。怎么改造呢@@?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剖析工业资本主义原动力著称的钱德勒@@,在@@去世前的@@《信息改变了美国@@》一书中@@,强调@@“从历史的视角看信息时代@@”,值得我们深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