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四川宜宾市在高县率先试点@@@@推行@@基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登记制度@@,首批@@76名干部如实申报了个人以及家庭成员收入@@。(7月@@15日@@《成都商报@@》)

  这又是@@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又是@@“试点@@推行@@”,这类@@“试点@@”也不算第一@@个了@@。远的不说@@,仅今年@@以来@@,全国就先后出现了两个著名的@@“试点@@”,一个是新疆阿勒泰地区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另一个是浙江慈溪市推行干部廉政情况公示制度@@。相较之下@@,像宜宾市高县搞的这类@@@@“率先试点@@@@”,既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改革当然需要试点@@@@,但任何试点@@都需要有一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统筹安排@@,也需要设定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否则@@,改革试点@@就成了没完没了的低水平重复@@。就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试点@@而言@@,第一@@,试点@@的层级应该逐渐提高@@,而不能逐渐下降@@。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浙江慈溪市等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应当向中心城市或者全省全面试点@@@@。第二@@,在试点@@过程中@@,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范围和力度应当越来越大@@,公开财产的内容也要越来越全面况@@。

  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如果长期停留于@@“低水平试点@@@@”,其负面效应有三@@。一是给公众造成@@“试点@@疲劳@@”,让人怀疑这项制度在中国水土不服@@。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官员通过正常或不正常手段积累的财产越来越多@@,他们反对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的情绪将越来越强烈@@。第三@@,改革拖延的时间越长@@,某些官员通过各种渠道分割@@、隐匿@@、转移@@、“清洗@@”财产的空间@@也就越大@@。

  温家宝总理年初在与网友聊天指出@@,网友关于在全国推广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议是正确的@@,这应该是反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要实行政务@@公开@@,也要对官员的财产收入实行公开@@,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这项工作@@。“积极准备@@”意味着@@,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再也不能在@@“低水平试点@@@@”上徘徊不前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