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行唐县前不久成立干部作风建设网络舆情采集中心@@,通过举报@@QQ和电子信箱受理行唐县域范围内的党员干部违纪信访举报@@,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征集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详细进入@@

  无独有偶@@。从@@2009年@@4月起@@,杭州市纪委和监察局也建立了网络监督信息快速反应机制@@,监控网民披露的杭州各级党政干部的腐败问题@@,并及时调查处理和公布@@。像这样依靠主动搜集网络舆情来强化舆论监督的方式@@,既是对网络舆情的一种科学尊重和理性对待@@,更是对舆情积极而务实的回应@@,值得肯定和期待@@。

  但即便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如果没有科学的机制来依托和保障@@,效果也未必就能完全达到预期@@。

  首先@@,搜集舆情的行为如果不科学@@、出发点如果不理性积极@@,那么就有可能陷入对舆情的伪尊重和伪处理@@,比如一边搜集舆情一边向相关方泄露情况@@、通风报信@@。

  其次@@@@,如果搜集舆情的目的缺乏保障机制@@,那么这种行为也有可能变质为个别人@@、个别团体乃至非法利益的代言@@,舆情搜集的公众客观性就会值得怀疑的@@,最终导致网络舆情信任危机@@。

  所以@@,对于网络舆情这种新兴的社会舆论反映形式@@,不仅需要科学搜集@@,更需要科学处理@@,这就需要相关舆情搜集机构和部门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一是甄别机制@@。对舆情原始信息进行搜集后@@,就要进入科学甄别程序@@@@,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确定出一定的级别@@,然后根据这些级别界定进入初步核实程序@@@@。舆情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连线沟通@@、外围初核等@@,确定信息是进入@@“解除警戒@@”程序@@,还是进入要情报批程序@@@@,这些都需要科学的制度和规定来保障@@。这样一方面能有效甄别舆情线索性质@@,一方面也能科学地剔除不良舆情信息和虚假网络舆情的干扰@@。

  二是责任机制@@。对于网络舆情的搜集和整理@@,搜集者和管理者以及处理者应该有什么义务和责任@@,应有科学的界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舆情信息外泄@@、非法交易产生@@、舆情监督失控甚至是违规删帖行为发生@@。因此@@,舆情搜集机构和部门必须建立科学的搜集责任机制@@、快速报告机制@@、隐瞒和外泄查处究责机制甚至是不良舆情信息移交相关部门查处机制等@@。

  三是反馈机制@@。网络舆情搜集后如果没有科学的反馈@@,那么最终将会走向两种极端@@:一方面关注@@和敏感度上升@@,可能酝酿成不必要的网络舆情暴力@@,影响网络环境和谐@@;一方面是打击网络舆情监督作用信心@@,使科学有效的监督日渐式微@@。建立科学的舆情反馈机制@@,需要对舆情监督信息@@,被搜集后什么时间反馈@@,什么时间沟通@@,什么时间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反馈应遵守什么样的纪律等问题@@,作出制度性的约束和规范@@。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舆情监督处理的联动程序@@@@,为科学搜报舆情@@,正确发挥监督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