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公关存在的问题@@
 
  1.危机公关主体@@媒体素养较差@@
 
  近年来@@,社会中出现了大量有悖常理@@、对人民群众情感与理性造成极大冲击的公共危机@@,在此类公共事件中@@,政府@@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事实上@@,虽然互联网@@舆论有能力成为公权力机关改善自身的重要动力@@,但@@若是每当出现公共危机时@@@@,政府@@都不能够体现出其在拥有庞大资源下应体现的功能@@,那么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仍将出现@@。
 
  2.缺乏科学合理的危机应对手段@@
 
  目前@@,在公共危机预警@@、处理@@、评估机制的建构上@@,各地政府@@需给予充分重视@@,避免陷于被动地位@@。《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地方政府@@解决与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因为危机管理体系尚未得到完善与优化@@,危机预警与应急制度也难以满足危机公关的需要@@,地方政府@@仍存在危机应急反应慢@@,各部门相互分离@@,区域之间@@、单位之间缺乏合作等问题@@。
 
  3.部分单位滥用公共权力@@
 
  针对部分单位滥用公共权力@@问题@@,通过新媒体@@来曝光是一个很好的监督途径@@,避免了在传统监督制度下举报人信息暴露招致报复的风险@@。
 
  4.信息流通不畅@@
 
  新媒体@@的出现拉近了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滋生了民众需求与政府@@供给不配套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这些问题将会导致政府@@内部信息传播缓慢@@、滞后@@,一旦危机事件爆发@@,甚至会损害公众的利益@@、破坏政府@@公信力@@、危害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5.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谣言也可以成为一种传播信息的途径@@。在网络社会中@@,谣言传播具有复杂性与广泛性@@,给政府@@管理增加了难度@@。政府@@信息不公开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导致突发事件朝着恶化的趋势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公关产生问题的原因@@
 
  1.危机公关主体@@机构缺失@@
 
  政府@@处理@@方式不当是导致突发事件趋于严重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出现公共危机时@@,大部分群众都渴望了解事情的真相@@,但@@政府@@习惯性地遮掩@@、封锁信息@@,一味地逃避责任@@,只会使群众更急于获取真实信息@@,加剧事态的恶化@@。
 
  2.危机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统筹管理机构并进行联合管理@@。当前@@,国务院办公厅设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并以国务院总值班室为基础开展了协调管理工作@@,许多基层政府@@也成立了危机应对办公室@@。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些部门在统筹协调上发挥的作用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很难在公共危机爆发时承担统筹协调工作@@。从纵向来看@@,目前@@我国仍未构建科学决策与统筹协调的机构@@;从横向来看@@,各个部门分别对自己的所属领域进行危机处置@@,但@@由于各领域彼此交汇@@,所以具体责任常常难以认定@@。
 
  3.危机公关能力和责任欠缺@@
 
  当前@@,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处置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为尚有大量政府@@官员的管理能力不足@@。同时@@,尽管高层十分重视新媒体@@在治国理政上的运用@@,但@@在新媒体@@舆情的引导实践中@@,不少地方政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舆论引导思维中@@,难以更新舆论管理和引导理念@@。①不少地方政府@@在与社会公众沟通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仍然把自己当做至高无上的权威信息发布者@@,不懂得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处置时互动和信息接收的重要性@@,自然也做不好相关的公共关系工作@@,彼此之间缺乏应有的互信关系@@。
 
  4.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
 
  在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时@@,地方政府@@要将其纳入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中去@@,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要彻底转变基层官员的理念@@,还需要贯彻行政体制改革@@。国家和社会不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话语权的扁平化反映了信息时代下多元化社会的发展方向@@,一个全能型的政府@@在当前@@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唯有根据法律法规将一些政府@@公共权力委托给非政府@@组织等@@,才能够充分利用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的影响力@@,解决好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存在的缺位@@、越位问题@@,提高行政工作的法制性@@、科学性@@,让社会力量来反制公共危机@@。
 
  5.缺乏系统的阶段性公关处理@@体系@@
 
  就目前@@状况而言@@,许多基层政府@@都已经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在公共危机处置中的重要性@@,也建立了有关的舆情分析与舆情监控部门@@。然而@@,这些部门的工作者一般都是来自于原本的新闻办公室@@,对舆情的掌握和了解都极其有限@@,所以通过研究舆情获得公共危机预警的能力不足@@。政府@@应该通过适当手段来处理@@引起公共危机的责任方@@,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并将相关结果公之于众@@,形成一个固定的流程@@。但@@就目前@@来看@@,无论是法律还是相关行政制度@@,都未对这一方面提出要求@@。
 
  6.危机管理问责机制缺失@@
 
  按照公共危机处置原则@@,上级政府@@领导对其下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所在的工作单位以及该下级政府@@所辖部门的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贯彻落实内部监督以及问责@@。有些基层政府@@部门在处置一些引起危机事件的官员时@@,提出他们也为救援工作@@“出了大力@@”,试图@@“将功补过@@”,甚至纠缠于责任官员过往的功绩@@,试图@@用情感来对抗制度@@,用人情代替法律@@。
 
  7.法制保障不完善@@
 
  法治是善治的基础@@,而在公共危机爆发后@@,政府@@能否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能否将公权力应用于真正该用的地方@@、能否在逆境之下依旧坚持法治观念@@,已经成了当代人类文明法治程度高低的衡量标准@@。就整体来看@@,我国公共危机处置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到位@@,主要是某些法律条文仍然不具备具体的可操作性@@。
 
  8.缺乏危机管理长期战略规划@@
 
  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仍缺乏全面@@、联动的应急处理@@机制@@,导致政府@@应急预警能力不足@@,公共危机处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加之各级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重视治理@@、忽视预防@@”的思想@@,没有对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也就难以从整体上掌握公共危机发展的全过程@@,无法有序地开展公共危机处理@@工作@@。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公关的对策@@
 
  1.提高地方政府@@危机公关水平@@
 
  增强危机公关意识@@,提升新媒体@@使用能力@@。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积极面对@@,采取完善的应急措施@@,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来发布澄清信息@@,还可以将各个官方微博联合起来发布信息@@,提高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及时安抚公众情绪@@,促进危机事件的有效解决@@。
 
  2.加强与公众的沟通@@
 
  当前@@,有关各方在重视互联网@@舆论的同时@@@@,也应该探索建立一个非互联网@@的@@、对各方观点@@更具包容性的沟通平台@@@@。更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让更多@@的互联网@@意见领袖参与到行政决策过程中@@,建立起一个更为和谐@@、能够包容各方意见的互联网@@协商机制@@,有效舒缓过于紧张的互联网@@舆论氛围@@。网民还应该明白@@,毫无根据的造谣@@、谩骂并不会使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只会在宣泄情绪后损毁自己的形象@@。要构建政府@@公信力@@,就应该重点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虽然互联网@@舆论场的净化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努力的系统工程@@,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真诚而务实地行动@@,才能够使现状改变@@。而政府@@在理念与实务上的改革@@,更与各方未来在互联网@@舆论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有深刻联系@@。
 
  3.构建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效率公共信息平台@@@@
 
  网络时代@@,政府@@必须提高在政策制定@@、政策落实@@、行政等方面上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群众的意愿诉求来开展宣政@@、问政等工作@@,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政府@@的良好形象@@,避免在出现公共危机事件时@@,由于相关部门准备工作不充分@@,而使政府@@陷于被动的局面@@,导致危机事件恶化@@。要对网络舆论的监管与操作体系进行创新与调整@@,使其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要保证有关信息的公开性@@。
 
  4.根据危机不同阶段构建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公关应对机制@@
 
  一是在危机潜伏阶段建立舆情预警与收集机制@@。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数据@@来把握好互联网@@舆情走向@@,分析互联网@@舆情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更客观@@、科学的建议@@。
 
  二是在危机初显阶段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信息公开不仅仅是政治伦理上应尽的义务@@,更是法理上应承担的责任@@。要健全现有新闻发言人制度@@,第一时间发布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与政府@@的应对措施@@,避免社会出现恐慌情绪@@。要依法保护互联网@@谣言事件中的受害人@@,并对加害人@@(即谣言信息源头@@)从严从重打击@@,为网民建立诚信仁爱的互联网@@舆论观念@@。
 
  三是在危机发生阶段建立舆情引导机制@@。在公共危机爆发之后@@,政府@@应该对公共危机中的互联网@@舆论尤其是自媒体舆论给予高度重视@@,收集和回应民意@@,回应互联网@@民意@@、客观公布事件信息@@,舒缓乃至消除公众的恐慌情绪@@。同时@@,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在巩固对于传统媒体的掌握时@@,也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对能够翔实迅速发布事件新闻的媒体进行褒奖@@,并力求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媒体的科学性@@@@、客观性@@,而不仅仅是通过消极地封锁信息@@@@、删除网帖@@、禁止媒体报道来控制事态@@。要尽量避免群体性事件暴力化@@、非理性化@@,避免刺激参与者已经极其敏感的神经@@,以理性冷静的姿态理解群众诉求@@。培养意见领袖@@,在危机舆情出现时@@,意见领袖将帮助政府@@引导互联网@@舆情@@,营造理性@@、客观的舆论氛围@@。
 
  四是在危机消退期建立舆情处理@@机制@@。当公众对政府@@的处置或行政行为表示质疑时@@,地方政府@@必须根据法律流程开展调查@@,并在不影响调查的前提下全程公开信息@@。还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对事件中的受害人进行定损赔偿@@,并协助他们进行各项安置工作@@。对相关责任人从严从重处理@@@@,责令责任人所在单位限期整改@@,将地方政府@@的风险分摊到各个部门身上@@。
 
  【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编号@@:13EGL001)与中共广西区委党校校级课题阶段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