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公众可以利用博客@@自由发表言论@@,互联网@@成为诉讼民情的平台@@@@;领导干部@@“触网@@”可以获取更多@@@@、更广泛的民意@@,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作的能力也成为对领导的新要求@@,互联网@@无疑架起了这两类人群沟通的桥梁@@。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领导干部@@体察民情民意@@,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面对海量的信息@@,领导干部@@还需要正确面对网络@@时代@@@@……

记者博客@@披露真相惊动总理@@ 真相披露一波三折@@

  广州日@@报讯@@ 10月@@6日@@,国务院组成了山西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调查组@@,对这起当初被披露为仅@@“造成@@11人死亡的山体滑坡事故@@”进行调查@@,以彻查事故中有@@没有@@瞒报谎报的行为@@。而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也表态@@,这起事故并非当初所认为的是@@一起自然灾害@@@@,而是@@重大责任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上发布的消息称@@,目前已经发现了@@41名遇难者的遗体@@。

  这起事故之所以出现了从@@@@“自然灾害@@”变为@@“重大责任事故@@”如此巨大的逆转@@,源自于@@《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举报信@@《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一封信@@》。 

  真相披露一波三折@@

  2008年@@8月@@1日@@,山西省娄烦@@县寺沟村尖山铁矿发生了山体滑坡的事故@@,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有@@11人被埋@@。后此事被当地确定为一起因为山体滑坡所致的自然灾害@@@@。

  8月@@底@@,《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和特约撰稿人王晓发表了@@《娄烦@@:被拖延的真相@@》,指出娄烦@@事故存在着瞒报谎报的行为@@,死亡人数至少在@@41人以上@@,而且事故也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9月@@14日@@,孙春龙在博客@@上发表了@@《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一封信@@》的举报信@@,再次@@指出娄烦@@事故中存在的问题@@。

  9月@@17日@@,温家宝总理和国务委员马凯在@@“有@@博客@@刊登举报信反映@@8月@@1日@@山西娄烦@@县山体滑坡事故瞒报死亡人数@@”上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组进行核查@@。

  国务院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组研究决定@@,由山西省人民政府@@组成调查组@@。同时@@,成立由国务院@@“9•8”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有@@关人员组成的@@“8•1”事故核查指导组@@。从@@9月@@22日@@至@@29日@@一周时间@@内@@,核清了死亡@@、失踪人数@@,累计找到了@@41具遇难人员遗体@@,另有@@@@6件残肢@@。

  经国务院批准@@,10月@@6日@@,国务院山西省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调查组@@成立@@。事故调查组还邀请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同志参加@@。

  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7日@@说@@,国务院山西省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调查组@@已把是@@否存在事故瞒报作为重要调查内容@@。

记者博客@@纰漏瞒报事件的弦外之音@@

  本来@@,对于记者@@,就有@@通过深入调查采访@@,有@@向社会公布事实真相的权利@@,而且有@@纰漏的渠道@@和平台@@@@。可是@@@@,在山西娄烦@@山这件事情上@@,记者好象无回天之术@@,采写的报道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成了一个打不开的网页@@。这就说明@@,在事实报道的渠道@@畅通方面还存在着@@“堵塞@@的淤泥@@”,人为干涉因素还很强@@。不过@@,在部分官员的@@“堵塞@@”计划中@@,还是@@有@@漏网至之鱼@@,而且是@@一条惊动总理的大鱼@@——博客@@平台@@@@。

  其实@@,记者用博客@@的渠道@@反映重大安全事件@@,引起总理的重视@@@@,我们可以弹出很多弦外之音@@:

  第一@@,总理和党的高官重视@@网络@@语言@@@@、相信@@网络@@言论@@。我们可以做总理是@@如何发现这位记者纰漏重大事件的博客@@假设@@,一是@@总理亲自上网看到的@@,二是@@总理的身边工作人员浏览网页看到的@@,三是@@相关职能部门看到后转交总理的@@。其实@@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总理发现这一博客@@的重要渠道@@@@,不管怎么样@@,首要的是@@总理发现了@@,而且非常重视@@@@,做出批示@@。从@@这点@@来看@@,网络@@的直达功能@@,已经成为像总理这样的党和政府@@官员查看@@民意@@,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渠道@@@@。这点@@,意义非常重要@@,总理的示范表率意义到大于这起事件本身@@。

  第二@@,总理一颗一心为民@@,情为民所系的心更加深刻的走入到大众的心中@@。可以说@@,温家宝总理以他朴实的作风@@,爱民如子的慈善心态@@,一心为民的亲民风格@@,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同@@,人民把自己的这位总理看成了一位真正的父母官@@,敢在他前面说真话@@,说实话@@;这次@@@@,温家宝总理发现记者博客@@@@,批示记者博客@@的事件@@,让网民们更加有@@信心敢于在网上言事实真相@@,说人间冷暖@@。也就是@@说在网民的心中@@,会有@@这样一股希望和信心@@,那就是@@自己发表的对某一事件真相纰漏的文章@@可能被总理或者中央的高官发现@@,重视@@,这样多了一条伸冤的@@“渠道@@”。

  第三@@,总理发现博客@@言论@@,批示博客@@言论的行为@@,也会让我们的地方官员开始惧怕网络@@@@,重视@@网络@@语言@@,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他们欺上瞒下的行为有@@隔山震虎的效果@@。他们会在处理事情前先想一想@@,这件事情如果这么处理@@,被网民捅出去怎么办@@?等等@@。

16个举报电话不如@@1个博客@@@@?

  日@@前@@,山西省公布了@@16个相关部门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并在当地媒体公开发布公告@@。公告称@@,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安全生产@@方面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重大事故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均有@@权举报@@(10月@@8日@@《人民网@@》)。

  山西省安全生产@@举报电话涵盖了教育@@、公安@@、监察@@、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卫生@@、工商@@、质监@@、安监@@、煤监@@、旅游@@、煤炭@@、环保等@@16个部门@@。利用民智民力民心来监督安全生产@@@@,举报违法行为@@,这无疑对打击各类违法经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认@@,在如今@@的信息网络@@社会@@,电话的举报作用不可或缺@@,但是@@@@网络@@@@、博客@@等新型传媒的举报功效绝不可忽视@@。

  新近@@,不是@@有@@一位记者通过个人博客@@@@,发表的一篇揭露安全生产@@方面问题的博文@@,引起了总理的重视@@@@、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吗@@(9月@@17日@@,高层领导在@@“有@@博客@@刊登举报信反映@@8月@@1日@@山西娄烦@@县山体滑坡事故瞒报死亡人数@@”上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组进行核查@@)?!

  可见@@,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网络@@、博客@@对思维方式@@@@,安全生产@@,乃至社会进程已产生越来越大的助推作用@@。

  相比较而言@@,电话由于受到自身的技术功能限制@@,已远不如获取民智民意@@、日@@益发挥着信息主渠道@@作用的网络@@@@、博客@@,且不说@@,拨打电话@@(带长途区号@@)要付出一定的举报成本费用@@,就是@@其安全性@@、信息的的包容性@@、直观性和实际效果@@,就有@@很多不足之处@@,笔者以前在金融服务行业的分行@@、总行办公室也曾做过类似的举报@@、投诉电话受理工作@@,对此很有@@感触@@。首先@@,要登记举报者的电话@@、姓名@@、时间@@、甚至职业@@、地址@@、举报内容@@,然后@@,主任签字@@,主管领导过目@@,再批转给相关部门@@,有@@时即使登记了@@,也很容易人为@@“有@@来无回@@、有@@始无终@@”给处理掉@@;有@@时还会出现推诿责任的@@“踢皮球@@”现象@@

  -----记得有@@一次@@@@,向一个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反映一个问题@@,先是@@被告知@@,这里不受理@@,你最好到当地省辖市相关部门反映@@,好容易打通了本市的劳动部门@@,又被转到了劳动监察@@大队@@@@,到了劳动监察@@大队@@,又被告知主管的人出去执行任务了@@,明天再来反映吧@@!就这样问题被传来传去@@,不仅没有@@得到一点有@@用答复@@,还为电信部门白白捐了数十元的@@“冤大头@@”!

  其实@@,如果当地主管安生产的政府@@部门@@,在公布举报电话的同时@@@@@@,再发布一个安全生产@@博客@@@@,开展话题互动@@,对网友反映的问题逐一答复@@,比如@@:可以借鉴博客@@的@@“评论管理@@”方式@@,先发表公布一个话题@@(文章@@),网友可以匿名@@(网名@@)进行评论式的举报@@,有@@关部门可以对评论进回复@@,或定期发布反映问题处理情况@@,相信@@,只要认真去做@@,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网络@@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网民得以疾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因此@@,从@@中央到省部级领导@@、再到市县级领导干部@@@@,有@@越来越多的人到网上@@“冲浪@@”。领导干部@@成为网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领导干部@@“冲浪@@”,成为网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胡绵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实名上网@@,邀请网友@@“灌水@@”、“拍砖@@”;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以实名发帖@@“给网友拜年@@@@”;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网上问计@@”;甘肃省委书记陆浩与网友@@“真情互动@@”; 湖南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被誉为@@“网络@@反腐第一@@人@@”;时任海南省澄迈县县长的杨思涛@@(现任该县县委书记@@)开通@@“网上信访@@”……

  网络@@是@@汇集网民智慧的@@“智库@@”,是@@反映百姓呼声的@@“话筒@@”,是@@监督腐败的@@“鹰眼@@”,是@@公开政府@@信息的@@“渠道@@”,是@@官民直接对话@@、平等沟通的@@“平台@@”。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触网@@”,要懂得网@@、勤上网@@、用好网@@。正如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所说@@:“领导干部@@懂不懂网@@、上不上网@@、用不用网@@,是@@具不具有@@现代意识@@、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用好网@@络@@,才能有@@效听取民意@@、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利于更好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但是@@@@,在强调领导干部@@要注重@@“触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所表达的民意@@,还不是@@全部的民意@@,网络@@民意和全部民意之间还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数字化鸿沟@@”。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还有@@@@10亿@@多人没有@@上网@@。而这些不会上网甚或根本买不起电脑设备的人群@@,往往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的呼声@@,更需要我们认真听取@@;他们的利益诉求@@,更需要我们热情关注@@@@。而这些人的呼声和利益诉求@@,不是@@我们能够从@@网络@@中就可以了解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深山@@、矿井@@,深入到田间地头@@,经常@@“触民@@”。只有@@经常@@和百姓接触@@,也能真正弄清他们吃得怎么样@@、过得好不好@@,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往往用@@“触网@@”代替@@“触民@@”,眼睛经常@@盯在网上@@,身子不愿@@下到基层@@。正像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所批评的那样@@,“现在交通@@方便了@@,反而离群众远了@@;通讯发达了@@,反而和群众交流难了@@。”这些领导干部@@@@,忘却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执政法宝@@,淡漠了宗旨意识@@、民本意识@@,不愿@@“触民@@”,不去@@“触民@@”,势必会疏远和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势必会失却人民群众的拥护@@。

正确看待官员触网@@这一@@“中国政坛新气象@@”

  今天@@,网络@@已经无处不在@@。从@@生活到生产@@,从@@经济到政治@@、军事@@、文化@@,无时无刻离不开网络@@@@。网络@@时代@@,一名官员@@,哪怕是@@一名普通公民@@,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网络@@影响@@,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网络@@@@,“谁要是@@抛弃网络@@@@,谁就被网络@@抛弃@@,谁就会被现代文明抛弃@@”。因此@@,有@@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热衷于上网@@,这是@@一件为公众所乐见的好事@@,如报道所称@@,是@@“中国政坛一个新气象@@”。 

  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官员@@“触网@@”,固然可喜@@,但另一方面@@应意识到@@,还有@@@@不少官员仍未上网@@,更遑论运用好网@@络@@,这从@@清华大学的调查问卷同时@@可以看出@@:超过@@3成以上的人尚未有@@@@“触网@@”经历@@,不经常@@上网的@@干部比例也不低@@。不妨反问一下@@:如果这些领导干部@@@@都不上网@@,又何以通过互联网@@了解社情民意@@,如何回应并解决民众诉求@@? 

  同时@@,官员喜欢上网@@,固然值得欣慰@@,但要追问@@,上的是@@什么网@@?上网是@@干什么@@、看什么@@?上网的@@“含金量@@”高不高@@?如果只是@@简单浏览一下娱乐网页@@,玩玩游戏@@,这样的上网还不如不上@@;如果上网只是@@做做样子@@,摆摆姿势@@,这样的上网只是@@作秀罢了@@。 

  有@@学者提出@@,官员要关注@@网意@@@@,但不能走偏@@;要关注@@网意@@,但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正虚心地听取网意@@、认真分析和对待网意@@;要关注@@网意@@,但不能用运动式的方式@@@@,防止出现一阵风@@。这一提醒很有@@针对性@@,在一些地方@@,一些官员关注@@网意不是@@尊重民意@@,而是@@钳制民意@@,比如@@曾经发生的某地官员拘捕发帖子的网民就是@@实例@@。还有@@@@的官员表面看起来对网络@@很感兴趣@@,但实际上是@@搞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解决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还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仍旧有@@一些官员并不@@“欢迎@@”网络@@。前段时间@@@@,某地宣传部长在接待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怎么说就怎么说@@”。之所以怀念无网络@@时代@@@@,正在于网络@@暴露了其治下的一些@@“阴暗面@@”,一些官员想掩盖也掩盖不了@@,于是@@反过头来怪罪起网络@@了@@。应该说@@,这种心态不是@@孤例@@,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都持有@@这样的心态@@。 

  “离中南海最接近的是@@网络@@@@”,幸亏有@@了网络@@@@,一些现象@@便不容易遮蔽了@@,纸包不住火@@,高层通过网络@@就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到社情民意@@,总书记和总理已经做了表率@@。 

  如今@@,网络@@在反腐败等领域已经凸现出其独特的作用@@。而民众在网络@@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举报腐败现象@@@@,还提出了许多要求@@,表达了许多看法@@,这就要求官员不能仅仅满足于上网@@,而是@@要解决问题@@,适应网络@@政治的发展要求@@。 

  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认为@@,网络@@政治即是@@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其性质就是@@民主政治@@。这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显然@@,随着互联网@@政治的不断发展@@、不断出新@@,官员如何应对并适应这一趋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