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人认为@@,虚拟性@@和开放性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特征@@和发展动力@@,法律应当慎入@@,管理应当宽松@@,以免抑制网络空间@@的发展@@。这种看法不仅有害@@,而且无益于网络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信息交换提供了数字化平台@@@@,创造出网络空间@@这一新的社会空间@@@@。一般来说@@,社会空间@@包含众多的社会准则@@、社会期待和社会行为@@,是人们用来判断并引导自身行为的重要载体@@。但网络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空间@@@@,它源于现实世界@@,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多维体现@@,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电子映像@@”,在这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存在方式被数字化重构@@。
 
  虚拟性@@、开放性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特征@@,但虚拟不是虚幻@@、虚假@@,也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数字化模拟@@;开放不是无法@@、无序@@,也不是可以随意乱来@@。网络空间@@是以数字化方式重塑的新的社会交往环境和社会生活空间@@@@,是建筑于各种真实的社会关系之上的特殊空间@@@@。从本质上看@@,网络空间@@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形态@@。网络空间@@无法独立于社会与人@@,不能离开现实主体@@@@,网络空间@@的主体@@依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活动和实践@@,其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现实生活更丰富@@、更便捷@@。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空间@@所表现的一切存在物@@,都可以追溯到每一台有着网络地址的电脑@@,最终追溯到操纵电脑的人@@。网络空间@@只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延伸与拓展@@,它决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失范会使社会付出巨大代价@@。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运用不当@@,则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负面效应@@。事实上@@,网络失范现象并不少见@@。由于网络身份具有随意性@@、隐蔽性@@,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有些人觉得现实中的种种身份标识在网络中化为乌有@@,可以无成本@@、无负担地随意言论@@、肆意妄为@@,网络空间@@似乎可以成为法外之地@@。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其实@@,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肆意妄为@@@@。对人们而言@@,网络是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开放世界@@,充满想象与可能@@。但如果缺乏基本的理性判断@@、稳定的网络秩序@@,毫无底线的@@“自由@@”便会变成@@“潘多拉魔盒@@”,最终伤害的是网络@@“命运共同体@@”中的所有人@@。而且网络是一个@@高度依赖技术支撑的空间@@@@,容易出现重技术@@、轻法治的倾向@@,形成技术丛林@@,充斥技术性暴力@@,如滥用人肉搜索@@@@。一旦网络空间@@陷入混乱@@,不受约束的网络行为对现实社会将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所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依法规范网络行为@@。这是对网络空间@@法治化作出的重要部署@@。
 
  无规矩则无方圆@@,无秩序则无自由@@@@。正常的社会秩序是维护每个公民安全的重要保障@@。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现实社会的一种新形态@@,网络社会也应是法治社会@@,运行在法治轨道上@@,不能也不应成为法外之地@@。网络空间@@的开放和自由@@@@,是以正常秩序为基础的@@。网络的法治化治理@@,就是在自由@@与安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筑牢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的法治基石@@。为网络空间@@织就健全的法网@@,虚拟社会的规范有序@@才有根本保障@@,人们才能充分享@@有参与@@、表达和监督的自由@@@@,网络社会也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推进网络法治化治理@@@@,首先要实现有法可依@@。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社会的拓展和延伸@@,现实社会的矛盾和纠纷也会在这个空间@@有所体现@@。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有关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为网络健康有序@@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但也存在有的法律制度过于原则或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不能很好适应网络空间@@的发展变化@@。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提高立法质量@@,把握和尊重网络空间@@特点@@,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推进网络法治化治理@@@@,还要抓好严格执法@@。法律制定后@@,执法就是网络法治化治理@@的关键@@。不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必然要求依法惩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前不久国家颁布相关司法解释@@,加大对网络谣言@@、网络诽谤的打击力度@@,就是例证@@。应进一步丰富执法手段@@、提高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加快解决网络执法中的管辖权@@、证据的获取保存等问题@@。
 
  推进网络法治化治理@@@@,也要立足全民守法@@。目前@@,我国有@@6亿多网民@@、5亿手机网民@@,数百万家网站@@。网络法治化治理@@,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更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依法治网@@,需要互联网@@的管理者@@、网站主办者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建设和努力@@。只有大家同力共举@@,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自律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健康@@、有序@@、和谐的网络空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