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社区@@矫正工作于@@2007年@@在钦州市开始试点@@,2009年@@在全区@@试行@@,2010年@@全面铺开@@。4年@@多来@@,广西@@积极探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教育矫正@@质量@@,社区@@矫正工作进展顺利@@,涌现出了@@“南宁经验@@”“钦州模式@@”“来宾样本@@”等先进典型@@。

 
  截至@@2014年@@9月@@,广西@@在册的社区@@服刑人@@数由@@2009年@@的@@439人@@发展到@@18074人@@,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36930人@@,累计解除@@18856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累计再犯罪率@@0.18%,没有重大恶性案件发生@@。广西@@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得到了司法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信息化建设@@升级至声纹指纹识别@@
 
  来宾市率先在广西@@使用信息化管理社区@@矫正工作@@,成为创新社区@@矫正的@@“来宾样本@@”。  近年@@来@@,来宾市加大了对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中国电信来宾分公司合作@@,在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三级互联互通网络的基础上@@,还将信息化管理扩展到整个司法行政@@“温馨之家@@”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专门的视频监控@@,对重点监管对象实施有效监督@@。
 
  据介绍@@,来宾市对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在矫期间的工作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建立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库@@,录入率达@@100%,可随时查询每个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信息和矫正工作记录@@;对严管社区@@矫正对象采取配带有@@GPS定位功能的手机@@,适时监控社区@@服刑人@@员动态@@。
 
  执法人@@员携带@@“矫务通@@”手机进行家访@@、走访和查找逾期未参加社区@@矫正活动的社区@@的服刑人@@员@@。
 
  来宾市司法局透露@@,近期@@,该局还将完成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对社区@@服刑人@@员声纹识别和指纹识别的功能建设@@。声纹识别可通过语音来辨别社区@@服刑人@@员身份@@,防止社区@@服刑人@@员所配带的定位手机人@@机分离@@;指纹识别用于完善对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学习@@、社区@@服务的考勤管理@@。
 
  来宾市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已从单一的定位监管措施转变到工作信息@@、教育矫正@@、考核奖惩@@、帮扶救助@@、档案等各方面的管理@@,覆盖整个社区@@矫正工作的全过程@@。
 
  社区@@矫正管理模式@@规范化@@
 
  钦州市社区@@矫正工作于@@2007年@@10月@@开始在广西@@率先试点@@,2009年@@9月@@全面辅开@@,2010年@@3月@@进入规范管理阶段@@,2013年@@4月@@至今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在广西@@率先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全覆盖@@。
 
  钦州市统一规范设置县@@@@(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成立社区@@矫正警察支队@@@@@@,对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警察中队的业务用房进行统一设置和配套@@,建立综合性的信息管理平台@@@@,并建设集办公@@、教室@@、宿舍@@、食堂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矫正服务基地@@。
 
  工作中@@,钦州市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化@@、工作制度化@@、管理网格化@@、人@@员分类化@@、教育多元化@@、帮扶人@@性化及经费保障化@@“七化@@”管理模式@@,要求规范相关制度@@、工作程序@@、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各地因地制宜创建@@“社区@@矫正警察支队@@@@+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N”“支队@@+社区@@矫正管理教育区@@@@+N”“支队@@+社区@@矫正工作科@@+社区@@矫正工作股@@+N”等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社区@@矫正规范化管理质量@@。
 
  目前@@,钦州市各地先后建立了两个管理教育服务中心@@,5个市郊分片管理区@@@@,25个技能培训基地@@,30个社区@@服务基地@@。
 
  多形式帮扶助困确保矫正效果@@
 
  南宁市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将其纳入党委@@、政府@@职能责任体系统一领导@@、经济社会整体建设体系统一规划以及南宁市首位度参数体系统一考评@@。
 
  针对社区@@矫正@@“事多人@@少@@”,社区@@服刑人@@员流动性大@@、传统监管方法不适应的问题@@,南宁市构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社区@@矫正专业队伍@@,成立社区@@矫正辅警执法大队@@,并安排财政资金@@263万元建成南宁市社区@@矫正监控信息指挥中心@@,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全时全程全员监控管理@@。
 
  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安排生活出路@@、解决实际困难@@,是保证矫正工作效果的关键@@。为此@@,南宁市积极创新社区@@矫正帮扶方式@@,先后出台一系列帮扶助困政策@@,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城镇社区@@服刑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帮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为符合条件的农村籍社区@@服刑人@@员落实责任田@@,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为无居所的社区@@服刑人@@员解决住房问题等@@,及时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