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性能计算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IBM超级计算机走鹃打破每秒千万亿次@@运算性能大关@@,最新第@@31届@@TOP500排行榜发布@@,国产曙@@光@@5000A超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正式签约上海超算中心@@,这些新闻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眼球@@。 

  但要说起@@TOP500的最大赢家@@,却非英特尔@@莫属@@。根据@@6月@@18日@@出炉的@@TOP500榜单数据@@显示@@,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上榜高性能计算系统多达@@375台@@,占全球前@@500名单总数的@@75.00%,相比前一期榜单中@@70.08%的份额有进一步提升@@。榜单还显示@@,基于四核处理器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已经占据市场主流@@,全部@@500台@@系统中基于四核处理器的达到@@283台@@。其中@@,共有@@257台@@高性能计算系统采用了四核至强@@处理器@@(包括至强@@@@5300系列@@、至强@@5400系列@@以及至强@@@@7300系列@@),占全部@@四核处理器系统总数的@@90.81%,占全部@@系统的@@51.40%。这些令人吒舌的数据@@不禁让人要问@@,英特尔@@凭什么取得这样的成绩@@? 

  而就在@@@@6月@@27日@@,英特尔@@在@@@@内蒙呼和浩特市举办了主题为@@“绿色@@计算@@,从@@‘芯@@’开始@@”的中国石油行业与英特尔@@@@2008年@@度高性能计算研讨会@@。在@@会上@@,英特尔@@中国公司服务器@@产品经理顾凡给出了答案@@,英特尔@@之所以能够自@@2005年@@以来在@@服务器@@市场上@@保持领先优势@@,其关键在@@于英特尔@@公司有着清晰而稳定的产品市场策略@@,这个策略可以简单地用@@“服务器@@市场持续领先@@=芯@@片制程工艺@@+处理器微架构@@+服务器@@平台@@@@芯@@片组@@+生态系统建设@@+执行能力@@+工厂网络@@”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 

  他解释说@@,通过处理器微架构@@和制程工艺这两个技术可以不断地提高@@CPU的能效@@,通过平台@@@@芯@@片组技术来@@“喂饱@@”CPU,减少@@CPU资源闲置的时间@@,通过生态系统建设@@可以将硬件的潜能发挥出来@@,同时依托于执行能力@@和工厂网络@@可以用合理的价格将一个新技术以量产的方式推向市场@@。他认为@@,这是英特尔@@自@@2005年@@以来之所以能够在@@服务器@@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的一个基本规则@@。英特尔@@在@@@@TOP500中的成功正是对这一规则的最好证明@@。 

  其实@@,英特尔@@战略的稳定性在@@其@@TICK-TOCK钟摆模式@@上就已经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根据@@TICK-TOCK钟摆模式@@,英特尔@@每隔一年@@会分别更新@@CPU制程工艺和处理器微架构@@这两个关键技术@@。在@@英特尔@@公司内部@@,这两项关键技术也是由两个团队来分别执行的@@。在@@2007年@@,英特尔@@推出@@45纳米工艺技术@@,到了@@2008年@@,除了@@45纳米的产品会全面普及外@@,还会在@@@@45纳米工艺的基础上将处理器微架构@@从@@@@“酷睿@@”更新到@@“Nehalem”。顾凡表示@@,英特尔@@每年@@按步就班地推出新技术@@,并从@@上述这个公式中的六个方面入手来保证产品的市场成功@@。 

  可见@@,英特尔@@想证明的是@@,在@@服务器@@市场上@@,一种技术无法左右服务器@@系统的综合性能@@,一个产品一时的成功也无法保证在@@市场上的持续领先@@。因此@@,尽管有用户抱怨说@@CPU的发展速度过快@@,产品更新过于频繁@@,但英特尔@@仍然偏执地遵循着@@TICK-TOCK两年@@一周期的步伐@@,并从@@芯@@片制程工艺@@@@、处理器微架构@@、服务器@@平台@@@@芯@@片组@@、生态系统建设@@、执行能力@@、工厂网络@@这六个方面来试图保证每一代产品的市场成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