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协同@@软件@@产业步入快车道@@。

  经过长达@@5年@@的培育@@,用户需求的缺口终于松动@@,不少机构从@@“被动劝购@@”转为@@“主动@@求购@@”,标@@志着市场发生了重大转折@@;与此同时@@,协同@@软件@@产品@@向@@多版@@本化@@、多行业化发展@@,丰富的产品@@线@@、改进的用户体验@@,令厂商与客户@@的切合度提升@@;在渠道上@@,无利不起早的渠道商终于停止观望@@,加入协同@@阵营@@;在竞争上@@,不仅不断有本土新军继续加入战团@@,更有微软@@等巨头通过@@Office System 2007、Windows vista从工具端堂皇介入协同@@@@,充分表明市场不仅有利可图@@,而且前景巨大@@;资本市场上@@,新锐互动代表协同@@厂商实现了零的突破@@,令整体市场更具想象空间@@@@。2006年@@,协同@@软件@@在@@“务实@@”、“创新@@”基调中@@,大踏步地走向@@成熟@@@@。

  客户@@:成熟@@、理性@@、主动@@、务实@@

  时至今日@@,协同@@软件@@已经经历了无序@@、自发到自觉@@、成熟@@,客户@@变得更加成熟@@@@、理性@@、主动@@而务实@@@@。

  在协同@@市场发展初期@@,客户@@毕其功于一役的指导思想@@,驱动@@“项目型交付@@”成为@@主流@@。于是@@,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屡有发生@@,随着客户@@应用@@需求不断变化@@,软硬件和网络环境的推陈出新@@,客户@@对协同@@软件@@过多的期望@@,变成了厂商的绝望@@。随着不断遭遇挫折@@,CIO们开始反思@@,对目标@@变得更加务实@@@@,随着以@@用友致远@@为代表的一批产品@@厂商@@ “产品@@化@@”的倡导@@,市场已开始习惯@@“产品@@型交付@@”。客户@@的需求也日益成熟@@@@。正如某政府@@@@CIO所言@@,“信息化应用@@@@,成功的前提就是不能让领导频繁改变需求@@,另外@@,需求还要比较靠谱@@,否则实施起来就没谱@@。” 

  由于这样的信息化@@“把关人@@-CIO”越来越多@@,客户@@和厂商的沟通就变得更为通畅@@,客户@@的主动@@性也大为加强@@。上海冠达尔钢结构有限公司的协同@@应用@@便是一例@@。冠达尔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主体@@钢结构供应商@@,它由宝钢集团和美国晨兴集团合资组建@@,年@@产钢结构@@8万吨@@,3000员工遍布全球@@。而在应用@@用友致远@@@@A6协同@@软件@@的过程中@@,冠达尔工程师制订了@@300多个流程@@、1000多个表单@@。他们的应用@@@@,甚至让用友致远@@@@A6协同@@管理软件@@的设计者感到惊奇和自豪@@。冠达尔非常主动@@地与用友致远@@沟通@@,其需求通过@@A6很好地满足@@,使得冠达尔成功实现了@@“数字钢结构@@”战略@@,协同@@不仅已经成为@@其业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融入到分布在全球各地管理人员的日常习惯中@@。

  对于客户@@的成长@@,用友致远@@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以@@前是客户@@赶着我们跑@@,后来是我们推着客户@@跑@@,现在是我们和客户@@一起跑@@”。

  产品@@:细分@@创新@@@@,与客户@@需求的吻合度提升@@

  2005年@@,OA软件纷纷变脸@@“协同@@”。这种倾向@@在@@2006年@@依然如故@@。真协同@@@@,半真半假的协同@@@@,抑或@@是假协同@@@@?赶时髦的赶时髦@@,搭车的搭车@@,一时间@@,“协同@@”标@@签@@满天飞@@。

  所幸的是@@,2006年@@市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正统的协同@@软件@@厂商纷纷在概念上升级@@,向@@“管理协同@@@@”上靠拢@@;另外@@一方面@@@@,OA厂商也见好就收@@,以@@“协同@@办公@@”作为主打旗号@@。由此@@,市场上的两支协同@@力量暂时达成了默契@@。

  而在产品@@上@@,细分@@、创新@@成为@@@@2006年@@市场发展主旋律@@。 泛微一口气发布了多个版@@本@@,除了@@e系列的通用软件版@@本外@@,还发布了手机平台@@版@@@@、ASP版@@;北骥和合强另辟蹊径走上了@@ASP的尝试@@;深圳兰凌推出了强调知识管理的系统@@;万户推出了加入了不少@@web2.0应用@@的门户风格的协同@@方案@@;广东京华也将产品@@升级到了新版@@本@@,定位政府@@@@和高端企业并加强了拓展力度@@;以@@产品@@成熟@@度著称的用友致远@@则多次@@升级其@@A6协同@@管理软件@@,在十月发布的新版@@本中@@,更是推出了公文交换@@、双首页@@@@、A6精灵等新功能@@,整合@@Outlook个人邮件及其它@@office办公软件@@、集成了无线应用@@@@,实现了与桌面软件的更有效协同@@@@,大有把协同@@应用@@的细节作到极至的劲头@@。

  从市场上的反馈来看@@,产品@@的丰富令客户@@有了更多@@选择@@,产品@@与客户@@的需求吻合度正在提升@@。而这与市场主力厂商的推动不无关系@@。例如@@,用友致远@@不仅追求应用@@@@,而且追求@@“成功应用@@@@”,也就是说客户@@真正用起来@@,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才算成功@@。在用友致远@@@@3000多客户@@中@@,以@@这样标@@准计算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5%。这也表明@@,主流厂商已经具备了对客户@@需求的全局掌控能力@@。

  应用@@:贴近用户@@、深入行业@@

  在应用@@上@@,行业领导厂商用友致远@@提出了@@“全员信息化@@”理念@@,而国际厂商微软@@则提出了@@“让协同@@无处不在@@”的口号@@。总体看来@@,随着厂商对客户@@的理解深入@@,应用@@更加贴近用户@@@@,深入行业@@。

  例如@@,用户以@@往的信息化实施@@,往往留下很多单项软件@@。这些软件各自分离@@,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而由于其沉淀成本巨大@@,机构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推翻重来@@,这就给协同@@造成了实际的巨大挑战@@。我们可以@@看到协同@@厂商在对待这个问题上也花了不少功夫@@,对此问题进行了分层解决@@。首先@@,登陆整合@@@@,用户只要单点登陆@@,就可以@@调用财务@@、HR等其他系统@@。其次@@@@,消息层整合@@@@,将其他应用@@中的信息整合@@到当前系统@@。再次@@@@,数据@@层整合@@@@,如将@@ERP数据@@整合@@到协同@@系统@@。最后@@,应用@@整合@@@@,通过开放的协同@@接口@@,实现无缝集成@@。这种分层次@@的整合@@@@兼顾了客户@@内在需求与技术实现成本之间的平衡@@,也符合了系统实施从粗浅走向@@深入@@、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客观规律@@。

  从行业渗透率来看@@,2006年@@可谓全面开花@@。不仅传统的政府@@应用@@加大@@,包括公安@@、交通@@、能源@@、医药@@、教育@@、钢铁@@、电子@@、印刷@@、汽车@@、商业@@、航空等多个行业均开始利用协同@@构建无缝的信息化平台@@@@。

  而各行业的应用@@也更加务实@@@@,深入到了实际工作流程@@。如贵州省雷山县公安局@@,原来@@在推行电子@@警务之前@@,当地民众如果要办理户口变更@@,需要翻越数座大山@@,来回几趟才能办好@@。而上协同@@平台@@之后@@,户口变更可本地实施@@,仅半个小时就可办好@@,大大方便了群众@@。同样@@,原来@@110接警之后@@,信息多通过电话@@、传真方式传递@@,各部门间信息传递时间长@@、滞后严重@@,甚至出现了查无对证@@、查找不便的情况@@,而实现了网上登记后@@,不仅效率提高@@,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令警务流程更加科学化@@。

  产业链@@: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日趋完善@@

  从产业链@@角度观察@@,上下游均呈现较为务实@@的发展@@。在操作系统层面@@,WINDOWS、Linux等日趋成熟@@@@,用户体验不断改善@@。在管理软件层面@@,ERP、SCM、CRM等应用@@深入@@,令整体应用@@环境更趋成熟@@@@。而在政府@@主管层面@@,政府@@对协同@@的支持力度显著加大@@。不仅有信息产业部支持@@,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信息办主办的@@“2006协同@@软件@@创新@@应用@@高峰论坛@@”等行业盛会@@,更有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举办的@@“协同@@应用@@成果全国巡展@@”。而在经销商层面@@,持观望态度的经销商纷纷@@“下墙@@”,正式加入协同@@阵营@@@@。据一些厂商透露@@,其渠道已经有行业系统集成商@@、行业信息中心@@、管理顾问公司等新鲜血液注入@@,令整体发展更加均衡稳健@@。

  营销@@:整合@@式创新@@@@

  细心的人们可能发现@@,2006年@@,协同@@软件@@厂商的整体营销@@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主流厂商不仅在用户界面@@、产品@@说明@@、培训资料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而且在营销@@上亦将创新@@贯穿到了全程@@。如用友致远@@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协同@@应用@@成果巡展时@@,无一例外地提供完全实战的应用@@环境@@,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而其自编自导的短剧@@《繁忙的总经理@@》则令巡展更加具有活力@@。

  格局@@:国际巨头争夺平台@@@@,本土厂商领跑应用@@市场@@

  2006年@@,除了@@IBM、ORACLE等厂商外@@,微软@@、思科等国际巨头亦加入了协同@@平台@@之争@@。在年@@底@@,微软@@公司推出了@@Office System的协同@@解决方案@@,主要基于其@@Office、门户服务器@@SharePoint Server、项目管理服务器@@Project Server以@@及@@Exchange的整合@@@@。思科则在年@@中推出了@@“统一通信应用@@@@”的软硬一体化方案@@。各大巨头纷纷在这个时候杀入协同@@领域@@,绝对不是偶然@@,它预示着协同@@市场将真正井喷@@。

  针对于微软@@高调进入协同@@领域的行动@@,华尔街分析师将此归咎于协同@@软件@@的广阔前景@@。分析师认为@@,协同@@市场增长速率将达到@@27%(整体软件产业的平均增长速率只有@@6%),收入达到@@18亿美元@@。而比尔@@·盖茨也认为@@,“协同@@软件@@市场存在巨大机遇@@”。因此@@,协同@@市场已经成为@@微软@@为数不多的投入数亿美元@@巨资打造的领域之一@@。在新发布的@@Office 2007中已见协同@@端倪@@,微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表明@@,一轮新的国际级协同@@大战@@,即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展开@@。

  而在应用@@市场@@,国内厂商仍然占据领先位置@@。用友致远@@、泛微仍然在协同@@市场处于前茅@@,点击淡出之后@@,浪潮有点看不明白@@,似乎在水平应用@@市场上没有什么动静@@,但据说在行业拓展上颇有斩获@@,金和@@、万户倒好像在为挤入三强与前几名打得不可开交@@,协达@@06年@@的市场调子算是降下来了@@,估计@@SOA太深奥@@,客户@@的认知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资本市场上@@@@,新锐互动以@@风险资本起家@@,整合@@了电子@@商务和内容管理为主要竞争力的@@3家厂商@@,又以@@协同@@为概念开了赴海外上市的先河@@,成为@@07年@@变数难料的一匹黑马@@。

  从整体来看@@,各大咨询@@机构对协同@@软件@@市场份额的测算仍有不小差距@@,但对@@30%的年@@复合增长率却基本上保持相同意见@@。有机构认为@@,协同@@软件@@市场增长将在@@2008年@@前后放缓@@,这也意味着@@,协同@@软件@@极有可能在@@2007年@@极大放量@@,伴随着高速成长的洗牌@@,恐怕不可避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