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止于智者@@@@”,出自@@《荀子@@•大略@@》。所谓智者@@,可理解是@@“明白人@@”,他们听到流言@@,会做理性分析@@,判别真伪@@,向周遭的人解释事情原委@@,谣言就会停止传播@@。 

  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特别是自然灾害发生@@,谣言总会不期而至@@、不胫而走@@,由于真假难辨@@,极易引起人们心理恐慌@@,影响人心稳定与社会和谐@@。面对谣言@@,有人寄希望于谣言不攻自破@@,止于智者@@。但事实上@@,面对真假难辨的谣言@@,特别是事关自身利益与安全的谣言@@,有几人能够辨别真伪@@。相反@@,人们往往抱着@@“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为谣言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传播的空间@@@@。 

  相信@@“谣言止于智者@@@@”,无疑低估了谣言的破坏力量@@。面对纷传的谣言@@,能够镇定自若并理智判断的智者毕竟少之又少@@,且力量微不足道@@。因此@@,我们不能将消灭谣言的希望寄托在智者身上@@,而应该是政府@@及时@@、果断@@、全面@@、准确地公开@@信息@@,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真相@@。掌握了真相的民众@@,才不会胡乱猜疑@@,谣言才会失去市场@@。 

  实践证明@@,只要政府@@及时公开@@信息@@,总会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2003年非典期间@@,因为担心引起社会混乱@@,一些官员刻意隐瞒非典疫情@@,反而造成公众的猜疑@@,导致谣言四起@@,加剧了民众的恐慌@@。随着非典疫情的及时@@、真实@@公布@@,谣言纷纷破灭@@,民众的恐慌心理@@得到缓解@@,情绪逐渐稳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民众团结一心投入到抗击非典战役中去@@,非典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并最终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此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政府@@在第一时间公开@@准确信息@@,信息传播以高效的组织性@@、自觉的主动性和广泛的灵活性@@,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公开@@和人性化@@。尽管社会上同样有谣言不时传出@@,但在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我们欣喜于政府@@部门对于谣言的应变能力@@。首先@@,消息没有被封锁@@,而是进行了及时@@、公开@@、客观地报道@@,避免了由于消息封堵造成更大的以讹传讹@@。同时@@,抛弃一味严防死守的策略@@,主动出击@@,有的放矢@@,以快治快@@,将正确信息传递给大众@@,将谣言的危害控制在最小@@。 

  灾情不会因为信息传播而变得更严重@@,却能因信息的公开@@透明而赢得更多@@补救的机会@@。此次@@抗震救灾中@@,中国信息发布权威@@、迅捷@@、真实@@、详细@@,信息发布渠道全面@@@@,层次@@完整@@,打通了对内与对外的界限@@,最大限度满足了国民的知情权@@,从而凝聚了更大的民心民意@@,国人更藉此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而温家宝总理@@“政府@@一定会保证信息公开@@@@”的坚定承诺@@,表明了政府@@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决心@@。只要做到信息公开@@@@,民众就不会胡乱猜疑和感到恐慌@@。透明的信息传播熄灭了谣言@@、召唤了民众@@、凝聚了人心@@、强化了国家意志@@,并协同政府@@共同把国人感情升华为国家哀悼日@@。 

  许多事例证明@@,包括此次@@汶川大地震以及阜阳疫情@@、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南方冰雪灾害等等@@,都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克服信息公开@@的@@“恐慌心理@@”,对信息公开@@和处置要有新思路@@、新策略@@。 

  信息不畅是谣言的温床@@,谣言止于信息公开@@@@,止于信息的畅达@@。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立了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及依申请公开@@制度@@、公开@@发布制度与公开@@监督和保障制度@@。而在此次@@抗击汶川大地震中政府@@对于信息处置所展现出的大智慧@@,让我们有理由对这部法规寄予厚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