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其实很简单@@,简单的注册@@,简单的操作@@。微博@@其实也很不简单@@,粉丝和转发功能使微博@@的内容瞬间大规模传播@@,这种@@“我的微博@@我做主@@”的自主性赋予了微博@@强大的生命力@@,既助推了微博@@生生不息的传播力@@,又展示出微博@@辐射乃至撬动现实生活的强大力量@@,从而形成了一幅@@“微言大力@@”的图景@@。

  小小微博@@已经不仅仅是网民个人发声的小喇叭@@,而是成为了一个横向连接公众的社会神经元@@,由此正在强化中国社会的行动@@力@@。当前@@,网络上的@@“围观@@”越来越多地转化为现实中的@@“较真@@”行动@@,从对官员抽的烟@@、戴的表的询问到对征地拆迁中权力的滥用@@,网络公民正在通过权利行使的阳光将权力过程的黑箱射穿@@。

  不仅如此@@,微博@@旨在传播信息而非辨析信息真假这一客观特性@@,也使得小微博@@具有较大的杀伤力@@,特别是一些谣言或不实信息经由网络传播既伤害公众心理@@,又极大地伤害政府@@公信力@@。“杭州失足女若小安@@”、“国税@@47号文件@@”、 “某领导包养众多情妇为其滥权@@”等不实信息都说明@@,政府@@机构和公民个人在小微博@@锋利如刀的传播面前都是伤不起的@@。微博@@已经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对政府@@治理形成了诸多挑战@@。

  微博@@对公共@@治理的三大挑战@@

  首先@@,微博@@等自媒体以其开放性加速了权力的弥散@@,新的权力主体@@与政府@@竞争着公众信任@@,直接挑战政府@@的网络话语权@@。例如公共@@议程设置权是政府@@决策权的核心部分@@,有影响力@@的网民提出@@、讨论公共@@事务@@,进而设置@@、改变公共@@议程已经成为现实@@。2007年的华南虎照事件@@、去年的温州动车事故等@@,都凸显出政府@@议程设置权的削弱@@。

  拥有如花妙笔的人们在网络上积极发声@@,成为拥有众多粉丝的@@“意见领袖@@”。他们或者以理服人@@,或者以情动人@@,以其语言和观点@@的魅力影响公共@@议程中的议题增减@@,影响议题的讨论@@,甚至对一个时期的公共@@议程的存在本身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与他们相比@@,政府@@在互联网@@上的话语权严重弱化@@。尽管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已经开通政务@@微博@@@@,但在浩瀚而热闹的微博@@世界中@@,政府@@的形象@@、影响力@@、话语权还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政府@@网站@@因其刻板和有效信息可获得性差而点击量寥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政府@@在互联网@@上的无力感@@。

  其次@@@@,微博@@进一步塑造了水平化的互联网@@社会结构@@,直接对既有的政府@@权威维护构成挑战@@。微博@@使每个用户可以因为一句话@@、一个图片而建立起交谈关系@@、产生共鸣@@,形成一个个游走于现实与网络的社会公共@@领域@@。

  以往@@,政府@@权威的维护主要依靠规则@@、习俗和共享价值的不断实践@@,并以强制力威慑和福利诱导为凭藉@@。互联网@@以每个网民为信息节点形成水平化社会结构@@,大大压缩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力链条@@,在互联网@@上重构现实社会中的垂直权力@@——命令链条几无可能@@,政府@@权威的维护更需要匿名世界的说服能力而非强制力威慑或福利诱惑@@。

  换言之@@,既有的规则@@、习俗和共享价值在新媒体上都要经历一个由公共@@讨论再确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能够说服他人认可一套规则@@、习俗和价值@@,谁就能够赢得权威@@。如果政府@@不能及时顺应互联网@@的水平特征来延伸权力@@,那么@@,政府@@权威不仅难以维护@@,其流失的速度也会加快@@。

  最后@@,微博@@信息流的方向多元性使政府@@管理边界模糊@@,直接挑战政府@@的回应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政府@@既有的条块分割官僚结构与工业时代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相适应@@,与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格局相适应@@。而微博@@等互联网@@上信息流动的迅疾和多方向性使网上与网下@@、大事与小事@@、公事与私事@@、国内事与国外事@@、单位内部事与全社会的事@@、政治事务与非政治事务的边界日益模糊@@,从而使政府@@在事务管理中研判@@“公共@@”边界继而做出反应面临着巨大挑战@@。稍有不慎@@,小事就演化为大事@@,私事就变成公共@@议题@@,国外的事情就会转化成国内事务@@,单位内部事务会成为全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经济@@、文化@@、甚至休闲娱乐都会变成政治话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