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鸣@@

  “广东@@省直事业单位超职数配备干部@@@@、混编混岗@@、‘吃空饷@@’等现象@@将被核查@@。”日前@@,广东@@发布了@@《广东@@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公告@@》,公告列举了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的@@7种主要表现形式@@@@,欢迎群众举报@@@@。

  重点核查七种违纪行为@@@@

  此次@@调查是根据中央编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部署作出的决定@@,由省编办会同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委组织部@@、省府办公厅@@、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计厅等部门开展核查工作@@,并将于近期赴省直单位进行实地核查@@。

  公告列举了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的@@7种主要形式@@,包括@@:“吃空饷@@”;超出编制限额录用@@、调任@@、转任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违规增加编制或设置机构@@;擅自变更机构名称@@、规格@@、性质@@、职责@@、权限@@,加挂牌子等@@;上级部门违规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违规挪用下级编制@@。

  早前@@,网络曝出了湖南冷水江市人事局长儿子未毕业就安排进财政局的丑闻@@。这个事件是网络反腐挖出的一个很典型的@@“吃空饷@@”行为@@。

  广东@@编制信息已公开@@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广东@@即制定了@@《广东@@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

  2010年@@底@@,省编办即在其官方网站@@(www.gdbb.gov.cn)公开了@@48家省直机关及其@@21个下设机构的编制实名制信息@@。

  今年@@@@3月@@,清远市直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率先@@“晒@@”上了网@@。清远市编办通过清远市机构编制网和清远市纪检监察网向社会全面公开市直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

  广东@@省委党校的一位教授表示@@,通过公示建立编制实名制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了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这是为进一步掌握机关编制@@“实情@@”,制止人员无序增长@@、从制度上预防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混编混岗@@、“吃空饷@@”等现象@@戴上了@@“紧箍咒@@”。

  “吃空饷@@”主要表现形式@@

  1 在编不在岗@@,个人仍然领取@@、他人冒名领取或单位截留财政拨付工资的@@,包括@@擅自离岗@@、长期旷工@@、停@@(带@@)薪留职@@、雇佣他人顶岗而在外从业@@、以借用为由长期不上岗@@、在外进修学习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未经批准提前退养或长期病休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等@@;

  2 退休@@、开除@@、辞职@@、辞退@@、自动离职@@、失踪@@、死亡却仍骗报为在编在职人员@@,由个人领取或单位截留财政拨付工资的@@;

  3 到龄不办理退休@@@@(经组织批准的除外@@),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财政拨付工资的@@;

  4 长期事假或受党纪@@、政纪@@、法纪处分未按规定进行相应工资调整的@@;

  5 已经调出却在原单位和现单位领取双份工资@@,或跨单位@@、跨系统借用后双重或多重领取工资的@@;

  6 虚报人员骗取财政资金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