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文件@@、财政信息@@、政策法规@@、重大项目信息@@,这些关乎人们生活的重要信息@@,曾是普通市民难以触及@@、了解的@@。现在@@,我们只需要登录政府@@网@@,走进信息查阅点@@@@@@,所有政府@@动态就可以轻松获取@@。

  市档案馆信息查阅点@@@@@@

  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

  打开@@“中国巴彦淖尔@@”门户网站@@,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网上行政审批@@、网上便民服务@@、市长信箱和三问平台@@是最热门的栏目@@。负责网站建设的市政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网友们咨询@@的问题我们都会直接回复@@,需要领导审批或部门回复的@@,通过市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和统一信息平台@@及时转到相关部门办理回复@@。”自@@办网以来@@,政府@@门户网站@@已整合@@38个市级部门和旗县区政府@@网站@@@@,向群众公开信息@@、答疑解惑@@。2012年@@,门户网站@@累计更新政务@@动态信息@@15万条@@,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文件@@3000多件@@,民生服务信息达@@5.6万多条@@@@。工程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各类项目信息@@560多条@@;提供网上审批事项和办理查询@@220多项@@;网上行风评议参与网民达@@60多万人次@@@@@@;网站日均访问量超过@@3万人次@@@@,连续几年@@被自@@治区政府@@评为优秀政府@@网站@@@@。目前@@,我市已形成上联自@@治区@@、下联@@7个旗县区@@、48个苏木镇@@、16个农牧场@@,横联市四大班子和@@52个市直部门@@,具有统一互联网@@出口@@、承载国家@@、自@@治区和市直部门业务的政务@@网络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应用@@,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应用不断推开@@,现在@@,市政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正在积极筹办政务@@微博@@,以便更好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信息查阅点@@@@应运而生@@@@

  2008年@@8月@@,市委办@@、政府@@办印发的@@《关于在市档案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的通知@@》,明确了市档案馆是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确定了市档案馆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加集中@@、规范@@、权威@@、系统@@、有效的政务@@信息@@。于是市档案馆的@@“信息查阅点@@@@”应运而生@@。现在@@,公众了解政府@@信息@@的意愿不断增强@@。而我市公众网络还不够完善@@,没有完全在网络上开放所有@@“政府@@信息@@”,退休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家里没有上网设备或不会操作电子设备@@,都愿意来@@“查阅点@@”,看传统意义上具有权威@@性的@@“红头文件@@”,到市档案馆查阅政府@@公开信息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们已接收征集到现行文件和政府@@公开信息@@53721多份@@。”市档案局长刘森魁介绍说@@。“公共查阅点@@@@”设立以来@@,在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转变政府@@职能@@,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政务@@公开@@@@,向人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市档案局将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涉及民生问题的政府@@信息@@目录和内容进行了汇编@@,供挂网查阅@@,优化了查阅环境@@,完善了查阅点@@设施设备@@,档案馆还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电话@@等设施设备@@,网上点击高速清晰@@,下载利用方便快捷@@;简化了查阅流程@@,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提高了查阅效率@@。档案馆采用了来馆查阅@@、信函查询@@、电话@@、网络预约查阅等方式@@,拓展了查阅渠道@@,为市民了解政府@@政务@@信息提供了更多@@便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实施以来@@,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政府@@门户网站@@和@@“公共查阅点@@@@”等政府@@信息@@公开方式的设立@@,使群众的知情权得到了有效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使高效便捷的服务得到落实@@,市民实现了零距离@@“触摸@@”政府@@的愿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