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智慧城市@@”建设@@专题@@工作会议上获悉@@,8月底@@,我省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目前@@,我市已全面进入试点实施方案编制阶段@@,全力推进智慧威海的@@“2333建设@@”计划@@。

  “根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级别智慧城市@@的建成@@,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信息管理将增加城市发展红利@@2.5倍@@到@@3倍@@。”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市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率@@,还将有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促进资源集约利用@@,是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日前@@,我市供电现场@@76条线路@@、420台配电自动化终端全部可以进行实时信息传输@@,并全部在配电地理接线图上完整展示@@,实现了在运配电网的可控@@、在控@@、能控@@。而这得益于我市于@@2011年@@8月启动的智能电网建设@@@@。”据威海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发生供电故障时@@,我市配电主站可通过分析现场采集的信息@@,自动隔离故障点@@,迅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配网平均故障处理时间由@@2.5小时@@缩短为@@1.5小时@@。指挥人员则可借助配电生产管理平台@@@@,依据现场抢修人员@@、车辆@@、物资状况等@@,出具最优方案@@,动态监控事故处理@@,与用户实时信息互动@@,实现主动式服务和有序抢修@@。

  实施智能电网工程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行业典型之一@@。“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信息化建设@@为智慧城市@@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市信息基础设施人均指标居全省前列@@,拥有@@1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5个省级信息产业园和软件产业园@@,通过认证的系统集成企业和软件企业达@@30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和产业支撑@@。截至@@2011年@@底@@,全市超过@@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通了企业网站@@,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95%的规模以上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等企业推广@@,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超过@@50%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信息化正成为推动我市企业加快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不仅如此@@,社会应用体系在我市也已初步形成@@,先后建成电子政务@@@@、房产网上交易监管平台@@@@、劳动保障业务网等一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发了农村饮水安全@@、农产品贸易@@、水产养殖等涉农数据@@库@@,形成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

  据介绍@@,根据智慧城市@@建设@@思路@@,我市将立足基础@@,系统推进智慧城市@@的@@“2333建设@@”计划@@:即构筑宽带光网和无线宽带两张网络@@,搭建政务@@@@、农村和公共服务三大云计算平台@@@@,推进政务@@@@、商务@@、民生三大领域智慧应用@@,发展壮大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服务业三大产业@@。针对智慧建设@@的重点行业@@,市交巡部门目前@@正在开展智慧交通项目可行性调研@@,预计年@@前完成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智慧旅游@@、智慧民生等行业智慧应用陆续启动了可行性研究工作@@。同时@@,我市还将培育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软件开发领军企业@@,在构建物联网和多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具有领先水平的信息集成领军企业@@,以及在智慧设计@@、智慧制造方面具有领先水平的@@“两化@@”融合型先进制造领军企业@@。

  为鼓励扶持智慧项目建设@@@@,我市计划@@设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效率的智慧建设@@项目作为扶持重点@@,切实发挥财政杠杆效应@@。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直接投资和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项目授信和审贷方式@@,形成政府@@与企业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软件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资源@@,自主培养一批网络信息创新型人才@@、信息运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