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四川暨成都@@网络文化嘉年华昨闭幕成都@@@@5个@@政务@@微@@博@@获评@@2012四川十大优秀政务@@微@@博@@@@

  昨日@@@@(7月@@29日@@),首届四川暨成都@@网络文化嘉年华闭幕@@,这是我省迄今举办的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网络文化大型活动@@。此次@@活动中@@@@,成都@@5个@@政务@@微@@博@@获评@@2012四川十大优秀政务@@微@@博@@@@。除了@@“成都@@发布@@”、“微@@成都@@@@”两市@@级微@@博外@@,获奖的还有@@“武侯发布@@”、“给力都江堰@@”、“成都@@共青团@@”。网络问政@@,服务民生@@,成都@@官方微@@博集群发展@@@@,标明成都@@市@@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政务@@@@“微@@”时代@@。

  与@@民沟通的@@“微@@”渠道@@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网民数量约@@740万@@人@@@@,其中@@微@@博用户@@414万@@人@@@@。微@@博的日@@益普及@@,让它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和职能机构纷纷开通微@@博@@,打造与@@公众沟通的新渠道@@@@。统计显示@@,18个@@区@@@@(市@@)县共开设实名认证机构微@@博@@36个@@,市@@公安局等@@@@19个@@市@@级部门共开设实名认证机构微@@博@@32个@@。

  记者从市@@互信办了解到@@,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日@@前发布的@@《2012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中@@,成都@@市@@政务@@微@@博@@@@@成都@@发布@@(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与@@@上海发布@@、@平安北京入选政务@@机构微@@博名列前三甲@@。

  更重服务的@@“微@@”窗口@@

  “成都@@发布@@”与@@“微@@成都@@@@”作为成都@@市@@两大政务@@微@@博@@@@,先后进入全国十大政务@@微@@博@@@@。“成都@@发布@@”定位为网络媒体@@,首创信息发布栏目化@@,分成新闻资讯和生活资讯两大板块@@,开辟了@@“文化成都@@@@”等@@17个@@栏目@@,目前@@粉丝量超过@@398万@@,在新浪政府@@类微@@博人@@气榜上排名第一@@。“微@@成都@@@@”则定位为城市@@微@@博@@,以@@更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更易为网民接受的风格@@,与@@网民进行交流和互动@@,目前@@,“微@@成都@@@@”的听众已超过@@450万@@,年发布信息超过@@5000条@@,年互动量近@@200万@@次@@@@。

  值得一提的是@@,区@@(市@@)县和市@@级部门开设的@@“武侯发布@@”、“成都@@住房公积金@@”、“平安武侯@@”、“成都@@共青团@@”等@@政务@@微@@博@@也以@@其鲜明的特色@@、贴近的服务获得了网民认可@@。微@@博问政方面@@,“武侯发布@@”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及时收集@@、筛选@@、整理网民对武侯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建立@@了@@“网上反映@@—网下处理@@—网上反馈@@”的协调联动解决机制@@,及时处理网民通过微@@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成都@@住房公积金@@”微@@博还积极探索服务功能@@,成为政策法规@@、业务流程等@@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和网络咨询@@的首要平台@@@@。

  贴近民生的@@“微@@”平台@@

  在把主要政务@@微@@博@@建设成为公开政务@@信息重要窗口@@@@、应对突发事件重要平台@@@@、密切联系群众重要纽带的同时@@@@,成都@@市@@还于今年@@3月@@启动了探索推进@@“政务@@微@@博@@进社区@@@@(基层@@)”的工作@@。

  成立于今年@@3月@@15日@@的都江堰市@@新浪政务@@微@@博@@发布厅@@,是全省首个@@基层@@政务@@微@@博@@发布厅@@,集中@@了都江堰市@@@@21个@@乡镇@@(街道@@)下辖的@@255个@@社区@@@@(村@@)、62个@@市@@级部门实名注册认证的@@317个@@微@@博账号@@,其下设青山堰水@@、古堰新闻@@、微@@直播等@@@@10个@@栏目@@,实现了政务@@微@@博@@的全域覆盖@@,目前@@累积粉丝@@194393人@@。同样搭建了@@“微@@政@@”平台@@的还有武侯区@@@@,该区@@将涉及民生事务较多的教育@@、民政@@、人@@社@@、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和@@13个@@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在新浪@@、腾讯网统一开通微@@博@@,以@@“武侯微@@政@@服务厅@@”形式亮相@@,建立@@“快反应@@、快处置@@、快反馈@@”的政务@@响应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联动管理模式@@。同时@@,武侯区@@还将政务@@微@@博@@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对不回复网民意见和回复不及时的单位实施扣分@@。

  据悉@@,成都@@市@@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逐步推进@@“政务@@微@@博@@进社区@@@@(基层@@)”的工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