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放大器@@,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舆论环境@@,并日益展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舆情和社情民意紧密相关@@,特别是反映了一@@些矛盾突出的现实问题@@,并与现实事件@@的发展态势联系紧密@@,处理不好甚至会直接影响到现实事件@@的恶化@@。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舆情信息机制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就如何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掌控能力方面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如何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把握社情民意的实时镜像@@,辅助政府@@决策参考@@,同时管理@@好网络平台@@@@,建立政民沟通的公信通道@@,构建网络和谐舆情@@,是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近两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舆@@[1-2]情分析@@报告统计@@数据@@看@@,2009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有@@15件@@,负面事件@@有@@14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93%;2010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负面事件@@@@6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75%。说明当前网络热点事件@@往往反映的是政府@@的负面信息@@,直接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及领导干部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还存在若干问题@@。

  (一@@)网络舆情治理思路定位不当@@

  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大多集中于舆情管理@@机制层面@@,主要是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等@@,倾向于从宏观管理@@制度及舆情发生后的应对策略上做研究@@,忽视了舆情的网络特征以及@@统计@@数据@@的价值挖掘@@,容易导致研判工作的本末倒置@@,即在没有科学的方法及技术手段作为支撑@@,对舆情事件@@数据@@进行准确收集@@、统计@@、分析@@、研究的前提下@@,任何管理@@制度和策略实施的效果都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既无法实现日常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危机舆情的预警@@,更无法把握深层次@@的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从而在危机舆情爆发时@@,事前无预兆@@,事后无头绪@@。政府@@舆情应对和引导找不准切入点@@,错误地判断舆情发展态势@@,从而在突发危机网络舆情的处置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手段落后@@

  截至@@2009年底@@,中国境内网站达@@323万个@@,约@@80%的网站提供了@@BBS论坛服务@@。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余万@@[3]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发布@@,传统的人工化监测手段已无法满足监测的时效性@@,传统的政府@@宣传及舆情获取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政府@@网络媒体治理工作的需要@@。首先@@,网络舆情的开放性@@、虚拟性@@、及时性@@、互动性@@、偏差性@@、多变性等特性决定了舆情监测和分析@@的复杂性@@,必须应用智能化信息分析@@处理技术@@,提高政府@@网络舆情研判能力@@。其次@@@@,在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范围上@@,目前还仅仅局限于国家安全部门@@、公安部门和宣传部门@@,远远不能满足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需要@@。凡涉及对公众服务的政府@@部门都有必要在原有电子政务@@@@系统中引入网络舆情智能化研判系统@@,应对日益增强的网络舆论场@@。

  (三@@)网络舆情研判缺乏标准体系@@

  在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方面@@,虽然不少学者研究了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分析@@、预警机制@@,但尚未就这些机制所依据的具体标准做进一@@步阐述@@,没有全面规范的分析@@指标作为量化依据@@;在系统应用方面@@,大多数舆情监测系统的软件@@厂商也仅给出利用软件@@得出的分析@@结果@@,而信息采集及分析@@指标含混不清@@,没有具体参数的说明@@。从理论和实践的现状看@@,网络舆情研判仍缺乏标准体系的建立@@,无法实现舆情网络特性的量化表征@@,从而影响舆情预警和演化规律分析@@这两项关键性工作的实施@@。完备和精准的指标设置是制定网络舆情研判标准的基础@@。首先@@,完整的指标体系可以指导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并可根据指标来明确网络舆情信息采集的来源@@@@、范围和方向@@;其次@@@@,指标体系涉及整个网络舆情生命周期@@,有助于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发展状况@@,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通过预警指标判断出网络舆情潜在问题@@;第三@@@@,指标体系的设立@@,使得网络舆情信息判断更加客观@@,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直观地展现复杂问题@@,以增强对网络舆情形势的把握@@。

  二@@、网络舆情治理主要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构建政府@@三@@层网络舆情治理体系@@

  针对当前网络舆情治理思路定位不当@@的问题@@,本文提出建立三@@层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完整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应包括管理@@机制@@、研判实务@@、技术方法三@@个层次@@@@(参见图@@1)。

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