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昨向媒体开放@@ 记者揭秘局级干部培训班@@@@

  微博@@MSN进局长课程@@

  提到干部的党校学@@习@@,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就是大部头的学@@习材料@@、枯燥的理论课程@@。其实@@,来北京@@市委党校参加培训班@@和进修班的各区县局级干部们@@@@,正在学@@习如何建立微博@@@@、怎样通过网络了解社会热点@@,还在传媒大学@@学@@生的@@“陪练@@”下学@@会与媒体加强沟通@@。昨天@@,位于车公庄大街@@、略显神秘的市委党校大院向媒体开放@@。本报记者今天为您揭秘@@“局座@@”们在党校里的@@“学@@子生涯@@”。

  人数爆棚@@@@

  上@@课改在大礼堂@@

  市委党校副校长刘阳向记者介绍说@@,市委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轮训北京@@市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每年培训@@4000余人@@。班次@@有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班等@@。进修班的任务是轮训区县局级干部@@,时间一般@@@@1个半月@@;培训班@@主要是对区县局级后备干部进行任职培训@@,为期@@3个月@@;专题@@班是开展重大理论与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的培训与研讨@@,为期@@1周左右@@。

  这@@次@@对媒体开放的是第@@67期区县局级干部进修一班@@。“这@@一期进修班也是今年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共有@@113名局级干部参加@@。”

  刘阳说@@,之所以这@@一期进修班的人@@数出现@@“爆棚@@”,原因之一就是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和培训力度加大了@@,也反映了领导干部培训的制度化进一步提高@@。“以往一期培训班@@顶多@@60多人@@,上@@‘大课@@’的时候一般@@在大会议室就够了@@,现在只好改在礼堂上@@课了@@。”

  反腐倡廉@@

  第一监狱现场教学@@@@

  到第一监狱参观@@、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观看珍贵的史料影片@@、与传媒大学@@的学@@生现场模拟新闻发布会@@……这@@些生动的教学@@模式让学@@员们跳出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周春明告诉记者@@,培训班@@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十二五@@规划展望思考@@、京津冀合作@@论坛都成为教学@@内容@@。“讲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我们的现场教学@@地点是北京@@市第一监狱@@;讲网络社会背景下的政府@@信息管理@@,我们带着学@@员到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实地参观@@。”

  网络技能@@

  首次@@列入教学@@计划@@

  市委党校教务处副处长杜保友告诉记者@@,网络教学@@是首次@@列入培训班@@的教学@@计划@@。“因为相当一部分区县局级干部的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中@@很多人@@对网络的认识不到位@@、技能也相对欠缺@@,所以培训班@@首次@@开设了网络媒体能力提升课程@@,来提升干部对信息传播和社会舆情的了解@@。”

  杜保友说@@,为了让这@@些领导干部赶上@@网络的潮流@@,授课教师已经帮助他们对网络知识进行了恶补@@,很多网络@@“门外汉@@”现在已经知道了@@MSN、QQ,也能浏览博客@@、微博@@。而在各单位局级后备干部培训班@@上@@@@,很多后备干部已经准备建立自己的博客@@。

  新闻培训@@

  “局座@@”学@@“说话@@”和公关@@

  讲到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党校特意请来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向参加培训的干部抛出大量尖锐的问题@@@@。培训班@@学@@员@@、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马宪平笑称自己以前是个@@“见了媒体就不知道怎么张嘴@@”的人@@。“通过培训班@@的模拟新闻发布会@@,我也知道怎么和你们媒体打交道了@@。”在与传媒大学@@的研究生的交流与@@“被采访@@”中@@,很多以前像马宪平一样@@“惧怕@@”媒体的领导干部不仅懂得了如何应对媒体@@“刁钻@@”的问题@@,更多@@的学@@会了如何与媒体沟通@@、合作@@。“再面对媒体@@,我觉得自己的应答自如多了@@。”一个学@@员说@@。

  马宪平还提到@@,异地教学@@模式也让他感到印象深刻@@。“我们到天津市委党校进行了参观与交流@@,实地体验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合作@@的需求@@。”“接受了这@@样培训的领导干部@@,对于今后日常的具体工作才能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这@@些突破了以往呆板模式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今后干部培训@@、进修的转变方向@@。”

  结业笔记@@

  3000字@@不能打印全手写@@

  另一个@@“颠覆@@”平常印象的就是培训班@@严格的纪律和考核制度@@。教务处长周春明说@@@@,培训班@@绝对不是@@“点个卯@@、随便走@@”,超期两天不报到就取消入学@@资格@@,除了出席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或生病不得请假@@……培训班@@给每位学@@员发的学@@员手册上@@@@,都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

  培训结业时@@,每个人都要完成@@3000字@@的读书笔记@@,周春明说@@,这@@3000字@@,打印的不行@@,必须是手写@@。此外@@,还要根据学@@习体会和研修体会@@,结合自身工作@@,独立撰写一份@@1000字@@的政策建议@@,为首都科学@@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献计献策@@。

  在课堂上@@@@,学@@员必须在上@@课@@5分钟之前进入教室@@,上@@课时不能接打电话@@;学@@习期间必须以普通学@@员身份参加集体活动@@,不允许搞特殊化@@;除集体安排用车外@@,不得自带车辆@@;不准搞@@“秘书陪读@@”,不准请人代写学@@习笔记或论文@@,不准用公款宴请@@,不准参加公款支付的各类高消费娱乐活动@@。

  记者还发现@@,在党校学@@习住宿期间@@,并没有一般@@宾馆饭店提供的洗衣服务@@。“我们很清楚@@,我们来这@@里是当学@@生@@,不是当领导@@。”马宪平说@@。

  伙食标准@@

  每天@@36元@@全是家常菜@@@@

  “局座@@”们住在党校院内东侧官园大厦的普通标间@@,一日三餐的标准是@@36元@@,分为早餐@@6元@@,午餐晚餐各@@15元@@。“全是家常菜@@,健康是标准@@。”党校负责后勤的工作人员说@@,“自助餐形式@@,一般@@4个凉菜@@、6道热菜@@、6种主食@@。”热菜包括两荤两素以及两道荤素搭配的菜@@,主食里@@,南瓜@@、玉米@@、红薯非常受欢迎@@,顿顿都有@@。

  记者在一个学@@员的房间里看到@@,装潢和陈设与一般@@的宾馆饭店没有任何不同@@,两张单人床@@,一对单人沙发@@,地上@@铺着腈纶地毯@@,比如家等快捷酒店条件稍好@@,算得上@@现代和奢侈@@的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配备电脑是为了方便学@@员们对课程进行网上@@评估@@。”

  与住宿和餐饮条件相比@@,党校图书馆的规模与配置算得上@@@@“奢侈@@”。图书馆面积@@7000多平方米@@,藏书@@50万册@@,还有电子阅览室@@、古籍阅览室和港台图书阅览室@@。 

责任编辑@@:admin